透支信用卡,会构成犯罪吗?
透支信用卡,会构成犯罪吗?

透支信用卡,会构成犯罪吗?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只知道透支信用卡是需要支付利息和滞纳金的,再严重点会被银行起诉,最后变成老赖。但近期接到几起咨询,说因为透支信用卡被派出所传唤了,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欠银行的钱,真的会面临牢狱之灾吗?透支金额达到多少才会构成犯罪呢?本文围绕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恶意透支”情形做几点分析。

一、透支信用卡是否构成犯罪?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恶意透支行为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②透支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③经催收仍不归还。其中第③点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8〕19号)第六条细化为“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

二、如何确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对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综合持卡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申领和透支信用卡的状况、透支资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现、未按规定还款的原因等情节作出判断。

一般认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2)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3)透支后通过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银行催收的;4)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5)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犯罪活动的;6)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情形。

三、透支数额达到多少才达到刑事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8〕19号)第八条规定: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为 “数额较大”;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为 “数额巨大”;在五百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因此,透支数额达到五万元,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透支数额的计算,只包括尚未归还的实际透支的本金数额,不包括利息、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另外,透支数额是每张信用卡分别计算的,还是多张信用卡累计计算的呢?根据案例检索结果分析,若多张信用卡均存在透支情况,则透支数额为多张信用卡的累计数额。例如,冯某分别透支农业银行信用卡49980.35元、光大银行信用卡5181.22元、上海银行信用卡8141.27元、交通银行信用卡25363.79元、兴业银行信用卡21083.70元,虽然单张透支均未超过5万元,但最终仍以共计透支109750.33元被认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参考    (2020)沪0116刑初1227号(2020)鲁10刑终195号(2021)闽05刑终226号

至于冒用他人身份骗领信用卡的情况,可刑事追诉的透支数额为五千元,不可混为一谈。(参见(2020)苏0213刑初1189号

四、怎么样才算银行已经有效催收?

催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认定为 “有效催收”:1)在透支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后进行;2)催收应当采用能够确认持卡人收悉的方式,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的除外;3)两次催收至少间隔三十日;4)符合催收的有关规定或者约定。

对于是否属于有效催收,应当根据发卡银行提供的电话录音、信息送达记录、信函送达回执、电子邮件送达记录、持卡人或者其家属签字以及其他催收原始证据材料作出判断。发卡银行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应当有银行工作人员签名和银行公章。

五、若因透支信用卡被刑事立案,怎样减轻刑罚或者脱罪?

若恶意透支的数额较大,犯罪嫌疑人能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当然,本文以上论述系对法律规则的基本介绍,实务中每个案件的情况均有不同,建议向专业律师具体咨询,不可一概而论。

自由奔跑

浙ICP备2021027969号